网站公告:
KB体育拥有丰富多样的游戏产品,同时为客户提供最新最全最正规的KB体育官网、KB体育官方网站、KB体育app手机版下载、KB体育全站app、KB体育最新网站、KB体育登录入口。在这里你可以享受到更好的体验!
0898-08816863全国服务热线:
新闻资讯 NEWS
KB体育速描非上市财险:超六成公司盈利!谁突围谁归队谁掉队?
添加时间:2024-02-25 19:07:00

  2月19日,龙年首个交易日,A股行情接棒兔年收尾阶段的连涨势头,三大指数全线上扬,截至收盘,沪指涨1.56%,深成指涨0.93%,创业板指涨1.13%。

  从A股五家上市险企表现看,年初至今整体飘红,中国太保、中国人寿、中国人保、中国平安、新华保险涨幅分别达到10.72%、9.28%、6.2%、6.03%、0.19%。2023年上市险企较好的保费增速,无疑为其股价表现带来了支撑。

  非上市保险公司这一边,2023年最后一期偿付能力报告也在兔年尾声陆续披露。截至2月8日,在89家财险公司中,有75家非上市财险公司披露了2023年第四季度偿付能力报告,其中也不乏看点:如大家财险时隔七年重新“归队”,交出成绩单;国寿财险年度保险业务收入首破千亿,进入了千亿级保费梯队;浙商财险、北部湾财险等6家公司得益于成本率下降或投资收益提升而扭亏。

  不过有人欢喜有人愁。75家非上市财险公司中,有50家公司盈利,25家公司亏损,其中保费收入超百亿的“大户”华安财险也在列;此外,从风险管理水平看,仍有超10家公司“掉队”,最新一期风险综合评级为C或D,抑或连续多个季度偿付能力报告缺席;还有的公司因股权变更、管理体制调整被下调评级;去年承保或投资端承压的公司也不在少数KB体育,主因包括受暴雨影响支出大额赔款或踩雷地产债券等。

  在业务层面,车险仍位居财险业第一大业务,且2023年各家车险保费规模随市场复苏普遍增长。年中车险“二次综改”落地,车均保费出现些许波动,好在多道市场秩序规范令下乱象渐少,年度车均保费与上一年相比整体浮动不大;农险和短期健康险面对的政策分别是鼓励和趋严,从少数披露数据的公司情况看,农险保费规模多呈增长态势,健康险规模涨跌不一。

  投资收益和承保成本率是影响险企利润的两大重要因素,2023年财险公司在这两端都不轻松。一方面是低利率市场环境、权益市场震荡、地产复苏不及预期等带来的投资收益承压;另一方面是暴雨灾害、车险赔付率上升等带来的综合成本率走高。

  综合行业数据和『A智慧保』的不完全统计,已披露2023年四季度偿付能力报告的75家财险公司中,超半数公司综合成本率同比上升,47家公司综合成本率超过100%,意味着承保业务方面亏损,其中13家公司的综合成本率更是超过120%;投资收益率方面,37家公司同比下降,有至少6家公司年度投资收益率为负。这都直接拖累了利润表现。据媒体统计,按照可比口径,已披露数据的财险公司2023年总净利润为50.64亿元,较上年减少约26亿元,降幅超过30%。

  25家财险公司2023年净亏损,在相关险企的偿付能力报告中也阐述了部分原因。例如亏损最大的华安财险,2023年实现保险业务收入174.4亿元,同比增长4.84%,但亏损11.66亿元,2023年综合成本率为106.45%,同比上升4.58个百分点,投资收益率为-2.57%。据其2023年四季度偿付能力报告披露的“重大投资损失”显示,控股子公司华安资产踩雷碧桂园债券,截至年末已计提减值金额2.03亿元,剩余账面价值2.25亿元。

  又如2023年亏了4.53亿元的燕赵财险,年度综合成本率超130%,在四季度时综合成本率更高达157.82%。公司在四季度偿付能力报告的“流动性风险”中提到,本季度公司经营活动净现金流回溯不利偏差率为-73.65%,超过-30%的监管标准,主要因暴雨灾害发生,公司承保业务支出大额赔款。

  另外50家财险公司盈利,占比2/3。位居盈利规模首位的仍是国寿财险,2023年实现净利润13.86亿元,年度“保险业务收入首破千亿元”也是一大亮点,具体保费规模达1063.72亿元。

  盈利规模位列二三的分别是鼎和财险、英大财险,这两家同为“电力系”财险公司,分别背靠南方电网和国家电网,凭借着股东优势,综合成本率低于其他保险公司,2023年累计综合成本率分别为83.77%、91.37%;投资收益率也不俗,分别为4.04%、3.09%。

  得益于成本率下降或投资收益提升,2023年有6家财险公司实现扭亏,包括浙商财险、北部湾财险、富德财险等。例如北部湾财险2023年综合成本率降至100%以下,为99.65%,净利润由2022年的亏损9989万元转为2023年盈利4581万元,公司称还将积极进行业务结构调整,加强承保管控力度,压缩各项费用成本,提升公司盈利能力;浙商财险2023年综合成本率从2022年的108.48%下降到104.52%,投资收益率从0.35%上升到3.56%,带动净利润从亏损2.4亿元转为盈利1250.66万元。

  非上市财险2023年四季度偿付能力报告披露的另一个看点,是大家财险时隔七年重新“归队”。

  报告显示,2023年,大家财险保险业务收入为85.03亿元,净利润为-3.45亿元。亏损背后的拖累项也包括综合成本率,截至2023年四季度末,其综合成本率为105.04%,投资收益率为0.31%。大家财险表示,2023年第四季度,财险业保持了稳定增长,但受疫情放开、自然灾害频繁、市场竞争激烈等因素影响,财险公司特别是中小险企面临较大的经营盈利压力。

  这也是当下众多中小财险公司发展的写照。『A智慧保』注意到,大家财险的风险综合评级结果有小幅逆升,公司2023年二季度风险综合评级为B,三季度评级结果为BB。与之相反的是,多家公司风险评级被下调,也以中小财险公司为主。

  如长江财险2023年三季度风险综合评级为B,而上一期为BB级。长江财险在偿付能力报告中称,评级被降的主因包括股权变更、管理体制调整大量引入市场化人员,对人员稳定性有影响;整体保费基数较小,导致亿元保费投诉量、亿元保费案件败诉率、亿元保费处罚量较高;受大额资金集中投出影响,投资活动净现金流较大等。

  鑫安汽车保险公司的评级在最近两个季度从BBB降为BB,公司2023年亏损1.46亿元,年度累计综合成本率同比从86.66%增至124.87%,2023年四季度单季度的综合成本率更高达157.98%。鑫安汽车同样受到管理层变化的影响,公司在2023年四季度偿付能力报告中谈到,受原董事长退休等人员变动影响,公司战略风险领域得分低于70分。此外,经营活动净现金流回溯不利偏差率相对较大,主要由于支付原保险合同赔付款项超出预期。

  此外,有超过10家财险公司仍“掉队”,包括风险综合评级为C级或D级的公司,以及连续多个季度报告缺席的公司。其中,华安财险、渤海财险、都邦财险、珠峰财险、新疆前海联合财险、安华农险、富德财险最新风险评级为C,安心财险最新一期风险评级为D,另有包括天安财险等在内的公司已连续多个季度未披露偿付能力报告。

  整体来看,有的公司近年经营管理已亮红灯,拖累他们偿付能力的主要因素是高额赔付、人员流动和漫长的股权纷争等。例如评级为D的安心财险,由于偿付能力充足率为负值,已被责令暂停接受车险新业务,作为战略险种的短期健康险业务也无法经营,公司业务发展处于停滞状态。加上往期业务退保情形,2023年四季度末累计保费收入-4.3万元,保费收入面临严峻挑战。公司增资工作仍在进行中,如未能如期恢复偿付能力充足率,业务停滞状态将延续。

  评级为C的都邦财险,在报告中披露的主要风险情况包括可资本化风险,偿付能力充足率连续低于150%,内源性资本占比处于较低水平;公司治理结果不佳,导致操作风险评分较低;盈亏情况、保费增速、已发生已报告未决赔款准备金发展偏差率、立案注销率等指标在行业排名中处于较低水平。

  从险种看,车险仍高居财险业第一大业务,且2023年各家车险保费规模随市场复苏普遍增长,不过车险出险率上升,尤其势头强劲的新能源车险高赔付、高出险率问题也始终相伴,这是不少财险公司综合成本率高企的推手之一。

  在偿付能力报告中,也有一些公司谈到对策。如车险保费收入占全部保费收入超半壁江山的鑫安汽车表示,已采取或拟采取的改善措施包括报告期内组织开展新能源理赔技巧与定损实务能力提升专项培训,通过新能源汽车与动力电池现场观察与实践操作,提升参训人员新能源理赔专业能力。

  围绕车险的另一线年年中车险“二次综改”落地,商业车险自主定价系数浮动范围扩大,三季度时近六成险企的车均保费较二季度有所下降。2023年车险市场回暖,但手续费乱象有所抬头,而后监管部门下发《关于规范车险市场秩序有关事项的通知》《关于加强车险费用管理的通知》等多道文件,12月头部保险机构还发起了一份行业自律公约,从2023年车均保费看,与上一年相比整体浮动不大。

  据『A智慧保』对财险公司2023年四季度偿付能力报告的不完全统计,2023年车均保费最高的为6300元,最低的不到900元,多数险企截至2023年末的车均保费低于2000元。同比变化上,多数险企2023年车均保费与2022年相比,变化幅度不超过300元,有的变化幅度甚至只有个位数。

  其他险种方面,农险和短期健康险2023年“露脸”频次也较高,收到的政策分别是鼓励和趋严的。前者已是每年“中央一号”文件中的“常客”,今年更是6次被提及,鼓励发展特色农产品保险、完善巨灾保险制度;而短期健康险则在去年迎来了新一轮监管风暴,产品开发设计、销售及第三方渠道管理等都受到规范。

  在偿付能力报告中,多数公司未披露车险以外险种的签单保费规模,而是以“非车险的第一大险种”“非车险的第二大险种”等名称代替。从少数公司披露的农险和健康险保费规模数据看,农险保费规模多呈增长态势。例如国寿财险2022年农险保费规模94.1亿元,2023年增至116.37亿元;燕赵财险2022年非车险的前五大险种中“中央政策性玉米种植完全成本保险”签单规模3747万元,2023年非车险前五大险种中“河北省中央财政玉米种植完全成本保险”签单规模为4747万元。

  健康险规模涨跌不一,如海峡金桥2022年健康险保费规模达1.05亿元,位列非车险险种第一,2023年规模降至4509万元,险种排位也跌至第五;都邦财险审计前数据显示,2022年健康险保费规模8291万元,2023年则升为1.42亿元。

  落眼2024年,财险公司依然面临着降本增效、投资趋难等挑战,但不可否认的是,在乡村振兴、健康中国、“双碳”战略等国家政策释放的机遇下,短期健康险、农险以及新能源车险等仍有长期增长潜力,同时随着财险公司逐步提升“风险减量”服务能力,从注重事后理赔到加强事前防范,行业的理赔成本也有不小的压缩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