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从党的二十大报告到2023年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再到近日发布的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都提到锚定建设农业强国目标,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保险机构如何认识和贯彻建设农业强国这一目标?再保险业如何履行好“保险的保险”职责使命?围绕这些话题,《金融时报》记者近日专访了中国财产再保险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中再产险”)副总经理王忠曜。
《金融时报》记者:您认为建设农业强国这一目标对再保险发展提出了哪些新要求?
王忠曜:一是始终践行再保险工作的政治性和人民性,助力建设农业强国。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是党中央着眼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做出的战略部署,事关国家安全、经济发展和人民幸福,在实施过程中要求包括保险在内的农业风险保障体系持续发挥作用。
再保险作为保险行业生态系统的顶端,是促进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的“压舱石”,应牢牢把握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不断提高政治站位,做好五篇大文章,推动发展普惠型保险,为建设农业强国贡献力量。
二是切实打好再保险保障粮食安全的基本盘,增强供给保障能力。保障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始终是建设农业强国的头等大事。2023年,我国粮食产量13908.2亿斤,再创历史新高,连续9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大豆油料扩种成效明显,生猪产能保持稳定,牛羊禽肉、牛奶、水产品全面增产,蔬菜水果供应充足,农业供给保障有力,但是当前国际政治形势复杂严峻,自然灾害多发重发,粮食供求中长期仍呈现紧平衡态势。
再保险应充分发挥经济“减震器”和社会“稳定器”功能作用,持续加大粮食和重要农产品、地方特色农产品等重要生产领域服务水平,牢牢守住粮食安全底线;牢固树立大食物观,加快提升渔业产业保障能力,全力服务“蓝色粮仓”“水上牧场”建设。
三是努力强化再保险支持现代农业的新能力,增强科技装备实力。纵观世界,农业强国必是农业科技创新强国,科技创新是解放和发展农业生产力的决定要素。近年来,我国农业科技创新稳步推进,科技成果加速产出,为建设农业强国打下了坚实基础。但在良种化、机械化、信息化等领域的农业科技装备推广应用方面,“卡脖子”问题仍然严重,在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现代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再保险应充分发挥数据和技术优势,在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先进农机研发应用等领域,加强保险产品研发推广和再保险保障力度;在高标准农田、农业水利设施等重点建设领域,提供全生命周期保险服务,夯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基础。
四是充分挖掘再保险优化农业模式的新价值,增强农业经营体系。现代化农业经营体系是现阶段我国农业发展适应工业化、信息化和城镇化快速发展的重大现实需要。随着乡村产业体系的转型升级,现代乡村服务业和农业新产业新业态培育壮大,乡村餐饮购物、旅游休闲等生活服务业快速发展,农产品加工流通业做大做强KB体育,现代农业产业园、优势特色产业集群不断涌现,在促进农民创业就业增收方面发挥着重要带动作用。但是,规模化、组织化、专业化发展伴随着更为复杂突出的自然灾害风险、技术风险和市场风险,保险保障需求更为迫切。
再保险应协同直保公司,加大涉农保险创新供给力度,借鉴保险业服务二、三产业的经验做法,共同为新型经营体系提供新型保障。
五是不断加大再保险服务产业振兴的强投入,增强农业产业韧性。农业产业链在新发展格局中处于基础性战略性地位,提升农业产业韧性,是我国应对国内外复杂形势的必要选择。几十年来,我国农业生产、消费和贸易发生了显著变化,农业产业链不断延伸,农业附加值显著提高,但由于极端气象灾害、动植物疫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等多发频发,农业产业的经营不确定性明显增加。
再保险应不断加强前沿科技研发投入,利用好数据和技术优势,配合政府部门,协同相关机构做好覆盖农业产业链多环节、全领域的风险管理服务,推进农业风险减量管理,有效提升农业产业韧性。
六是有效建立再保险促进产业升级的护城河,增强农业竞争能力。农业强国的核心要义是农业竞争力强,而农业保险作为“绿箱”政策,具有特殊功能作用,能够有效促进农业生产要素的再分配与优化组合,提高农产品价格优势和竞争力。
再保险作为农业保险体系稳定运行的中坚力量,应充分发挥化解农业大灾风险的“安全阀”和“调控器”作用,助力灾后农业快速恢复生产,提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生产积极性,实现农业规模化转型;以天气指数保险、价格收入保险等新型险种,推动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增强我国农产品供给能力和比较优势;加大林草碳汇保险等绿色保险产品创新,发挥在双碳领域的独特优势,助力农业高质量发展,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
《金融时报》记者:近日发布的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扩大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政策实施范围,实现三大主粮全国覆盖、大豆有序扩面;鼓励地方发展特色农产品保险;完善巨灾保险制度等要求。中再产险在这些方面发挥了怎样的优势作用,有哪些创新实践落地?
王忠曜:坚守粮食安全底线,巩固农业生产基础。近年来,中再产险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全面支持主粮、大豆和糖料蔗完全成本保险以及收入保险落地,实现再保险全面覆盖;为养殖业(如生猪、牛羊等)和特色种植业(如蔬菜水果、地方特色农产品等)提供充足的风险保障,助力乡村产业蓬勃发展。积极发展涉农保险,稳定为农业农村财产和生产资料提供再保险支持,加大对塑料大棚、日光温室、连栋温室等农业设施的保障力度,促进现代农业快速发展。2023年,中再产险累计为“三农”领域提供风险保障超过6000亿元,将保障粮食安全、服务乡村振兴战略部署落深落实。
助力高标准农田建设,积极践行藏粮于地。在农业农村部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的指导下,中再产险发挥技术优势和行业平台作用,持续推进高标准农田保险发展,为四川、河北、河南、吉林等16个省份提供定制化专属保险方案和再保险支持。2023年,中再产险累计为高标准农田建设提供风险保障超过6.73亿元,不断夯实现代农业设施建设基础和农业生产保障能力。
加强产品科技创新,巩固农业竞争优势。中再产险全面参与江西、四川、福建、青海等地农业巨灾和天气指数保险业务创新,为农业、渔业、林业等提供风险保障超过4亿元;积极推进种业保险产品创新,构建种业公司、直保公司、再保公司一体合作机制,共同开展覆盖育种研发、制种繁种、推广销售等全产业链保障的保险产品研发;持续发展林草碳汇保险,助力农业绿色发展,面向行业推出中再专属林草碳汇遥感指数保险方案,实现多款全国“首单”碳汇保险产品落地推广,为行业发展提供全面技术服务和再保险支持。
加快打造再保险生态圈,服务行业风险减量。2023年,中再产险研发并发布“再·耘”农险科技平台,为行业提供产品创新、风险识别、评估预警、灾情跟踪等一体化服务,成为行业首个实现气象站点、台风路径和遥感观测三大数据类别产品开发功能的再保科技平台,开创了覆盖种植业、养殖业细分险种的风险智能识别、灾情动态跟踪的全面服务模式,推动行业向风险减量全过程管理转变。同时,连续十年面向行业举办气候趋势分析会,邀请气象专家分析农业生产的气候趋势和气象条件,助力行业提前做好自然灾害的防范和应对,服务前端有效开展风险减量管理。
《金融时报》记者:助力建设农业强国,服务好乡村全面振兴,中再产险怎样更好地发挥再保险价值作用?未来努力的方向是什么?
王忠曜: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中再产险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中央金融工作会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要求,深刻把握再保险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以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和金融强国为目标,发挥中国财产再保险行业“主渠道”和“主力军”作用,立足商业再保险领域,与行业共同探索构建政策性和商业性协同共生的农业再保险市场,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再保险高质量发展之路。
强化产品创新助力拓宽服务领域。深刻把握建设农业强国、推进乡村振兴进程中的风险保障需求,强化农业保险创新供给。中再产险将发挥再保险特色优势,针对种业、机械等关键核心领域,潜心开展基础研究,研发专属保险保障产品,夯实农业生产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基础;针对地方农业特色产业,提供多样化和定制化的保险保障,为特色种植业、养殖业和渔业提供有效风险管理解决方案;针对农业产业链和价值链的延伸拓展,扩展农业保险服务面,助力农产品加工、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等新兴业态发展。
强化科技应用赋能行业发展。作为长期深度参与我国农业保险发展的“先行者”,中再产险将以“业务驱动,科技赋能”为原则,聚焦服务行业发展,全面开展数字化建设。整合不同渠道数据,全面集成农业基础数据、农业灾情数据、卫星遥感数据、气象数据和农业保险数据等行业数据资源,加强数据交流、共享和应用;以数据、模型和工具等为支撑,深度挖掘数据资产价值,科学开展风险区划和量化评估,助力行业提升风险管理质效;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卫星遥感等前沿科技,打造行业公共服务平台,为行业提供全面“数智化”的农业风险管理服务方案。
强化模式升级促进服务价值重塑。面对建设农业强国的新要求,中再产险将着力构建农业农村再保生态圈,以“再保+科技+服务”的风险管理综合服务为特色经营模式,进一步提升再保险服务行业高质量发展的生态价值。推动直再融合、政企融合、产学研融合和农业产业融合,发挥资源整合的协同优势,为行业提供创新产品开发、风险转移分散、业务管理咨询、研究课题合作等方面的全面服务,构建包括风险识别评估、风险预警提示、灾情进展跟踪、风险组合管理等多层次、全过程风险减量管理体系,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提供坚强支撑。(戴梦希)